<W貢獻>太平洋戰爭時期日軍最常見的死因
飢餓是太平洋戰爭中日本人在戰場上死亡的最常見原因。

日本戰死總人數估計為250萬,其中約140萬,接近60%死於飢餓。 700,000 人在地面作戰中喪生,400,000 人在海戰中喪生。日軍餓死的原因是大米等物資短缺導致物資中斷,以及美軍的封鎖行動(圍攻)。

在戰死的250萬日本人中,朝鮮半島的前成員(韓國人)人數約為2萬人。不到 1% 的人在行動中喪生。一個簡單的比較是 99:1(日語與韓語)。考慮到當時日本列島的人口為7100萬,朝鮮半島的人口為2000萬,這是一種“不平衡(?)”。

這種不平衡的原因是徵兵(日本)和招募/志願者(韓國)之間的差異。從1939年起,當時的日本人頒布了《國民動員法》,徵召日本青年男子,動員日本婦女工作。

五年後,從1944年起,《國民動員法》適用於朝鮮半島(朝鮮男女)。約80%的招募(勞動力動員)朝鮮人在朝鮮半島工作,約20%移居日本等地工作。就當時的韓國婦女而言,根據《國民動員法》,從 1944 年 9 月起,15 歲至 40 歲的未婚婦女必須工作一年。當時動員的韓國婦女人數約為20萬。這 200,000 名婦女通常被稱為“志願工作團”。

日本在戰爭期間相對不願動員婦女。以當時的蘇聯爲例,即使只帶女兵和女將領,人數也達到了80萬。不僅是護士,還有飛行員、坦克駕駛員、狙擊手、游擊隊等任務。

以美國為例,當時有4300萬婦女在戰爭期間動員起來,在軍火廠等地工作。

* 本文是為共同了解日韓歷史而努力的韓國保守派粉絲基金 Bi LUDA 先生投稿的日文翻譯。韓文版已經在韓國媒體上發表。我們對翻譯的準確性負責。

* Fundbi LUDA 先生:首爾前成員。高麗大學畢業。遺憾的是,韓國人從小學習、聽到和看到的與日本有關的信息大多被歪曲、誇大和捏造所污染,我正在寫一個專欄說實話。它涉及諸如慰安婦,招聘,外交/安全和經濟等各個領域。

2022/03/08 21:31 K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