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研究所今天仍在繼續研究以尋找線索。海洋水產部極地研究所利用韓國主導開發的雷達技術,成功探測了南極洲3500m厚的冰川。
5日宣布成功。這些厚度超過3000公尺的冰川至少形成於150萬年前,蘊藏當時大氣的訊息,是氣候變遷研究的重要材料。
據信自2018年以來,由極地研究所Lee Joo-han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一直在研究可以進行此類冰川探索的雷達技術。有雷達的冰
可獲得的數據不僅可以目視確認河流層,還可以目視確認冰川下方的南極結構。首次雷達探測取得成功,可望對深層冰川進行全面研究。
等待。深層冰川是存在於深度至少1000公尺的冰川,鑽探一條深層冰川需要很長時間,長達10年以上。這包括目標
「雷達測量」對於準確選擇覆蓋區域至關重要。極地研究所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繼續進行進一步探索,開始全面研究深層冰川。
韓國於1988年開始研究南極冰川。自1988年在南極建立世宗科學基地以來
2019年,第一艘破冰科考船「阿翁號」建成,2014年,第二個南極基地「昌博戈科學基地」建成。在裡面而不是在海岸上
根據基地在陸地上的位置,環境方面的研究正在取得進展,包括冰川、南極隕石、天文學等。特別是,未來的研究將集中在韓國已開放的南極洲內陸研究領域。
這就是正在開發的陸路「K路線」。 K路線的目標是以長保皋基地為基地,挺進韓國自己的內陸地區。到1月將開通總計2215公里。
一旦完成,預計將獲得氣候和全球環境研究所需的數據,不僅包括深層冰川,還包括冰下湖泊,即冰川下融化形成的湖泊。
除了這項研究之外,張保高基地也在穩定揭開氣候的秘密。 2018年全球暖化導致南極冰架融化後將崩塌
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調查冰融化過程的人,透過對思韋茨冰川的研究,他也與美國和英國一起追蹤因冰川融化而導致海平面變化的過程。另外,20
2023年,它創下了鑽探世界第四厚冰架的記錄,有望幫助提高未來海平面上升預測的準確性。
極地研究所未來技術中心主任李說,“南極冰川是地球歷史資料,對地球古代氣候有最詳細的記錄”,“
“透過這次探索,我們現在能夠順利地開始應對氣候變遷的研究。”
2024/03/10 07:06 KST
Copyrights(C) Edaily wowkorea.jp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