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國民力量黨前代表韓東勳在其社群媒體帳號上留言稱,「這是不可避免的。
他說:「世界已經連接起來,但韓國的外交將被切斷。」他呼籲李總統重新考慮不參加北約峰會的決定。
韓表示,「我們不能透過不參與來保持模糊性,我們希望世界能夠接受我們的決定,將其視為明確的意圖表達。
「歐洲國家正密切關注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戰爭,並施加影響力。他們不會因為中東局勢而棄權,而是會因為中東局勢而出席,」他說。
「為了韓國的安全和亞洲的穩定,我們應該出席。一個標榜務實外交的政府不應該背棄現實,」他說。
國民力量黨議員羅京元也在社群媒體上指出,這是因理解不周而導致的外交失誤,「根本無法建構自由、民主、法治的共同基礎」。
羅教授表示:“當前的國際秩序正處於轉折點,中東危機、朝鮮核計劃的複雜化以及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都相互交織。”
他說:“特別是,美國已經為包括北約國家在內的盟友制定了新的全球標準,即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
“在這種背景下,北約會議不是一次性會議,而是韓國構建其作為‘自由世界負責任國家’角色的機會,並為討論國防開支提供開端。”
他說:“如果繼七國集團峰會上的美韓峰會失敗之後,韓國也未能參加北約會議,國際社會將視韓國為一個不值得信任的國家,而不是戰略夥伴。”
前總統府國民力量黨未來戰略規劃部委員長張善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文稱,「在國際新秩序面臨美中爭霸的當下,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打造一個自由、和平、繁榮的國家」。
他說:“不參加北約峰會這一全球聯盟的關鍵,不符合國家利益,並將導致國家未來戰略利益的喪失。”
他還問道:“在建立美韓同盟和全球自由聯盟之前,我們是否會拋棄朝鮮、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北方三角關係?”
他補充說:“如果這是一種新趨勢的跡象,那麼這已經是一個重大的安全問題了。總而言之,導致現任政府決定不參加北約峰會的決定性因素是川普總統的決定。”
「這可能是因為當時沒有明確保證美韓峰會會與總統一同舉行,」他說。 “另一種看法是,中國是否存在無形的壓力,以及他是否屈服於這種壓力。”
他說:「這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在當前高度緊張的國際局勢下,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未來的安全也充滿不確定性,北約峰會是韓國安全團結的可靠軸心,
“不參加峰會將導致國家在安全和經濟方面利益遭受巨大損失,”他表示,“不參加北約峰會的決定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也是現任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重大失敗,特別是在安全和經濟方面。”
青瓦台當天以書面聲明的方式表示,李總統已最終決定不出席24日起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
國家安全顧問魏聖洛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我們考慮到了各種國內問題以及中東局勢引發的不確定性。”
2025/06/23 07:02 KST
Copyrights(C) Edaily wowkorea.jp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