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事故中,36%發生在江南地區,其中3起發生在江東區明一洞,今年3月該處發生大規模道路塌陷,造成1名機車騎士死亡。
根據首爾市災難安全入口網站「首爾安全Nuri」13日報道,今年1月至上月30日,首爾市共發生73起道路塌陷事故。
這意味著地下空洞每兩三天就會出現一次。首爾市的地下空洞長寬均為0.8平方公尺以上,深度為0.8公尺以上,且…
道路塌陷造成人員傷亡時,會調查原因並公開結果。按地區劃分,江南區發生13起、松坡區發生10起、瑞草區發生3起,這三個地區的道路塌陷次數佔首爾市道路總次數的1.2%。
該地區發生了26起道路塌陷,佔全部道路塌陷的36%。據說,原因是江南地區地下水位高,地基脆弱,高樓林立,地下工程規模龐大。
今年上半年,江東區共發生四起道路塌陷事故,其中明一洞發生三起,城內洞發生一起。 3月24日,明一洞大明小學附近發生道路塌陷。
發生大規模道路塌陷,塌陷直徑20米,深18米,導致一名機車騎士墜落身亡。
調查委員會已開始調查事故原因。另外三起坍塌事故是由於明日洞地下埋藏物周圍土壤壓實不足,以及老化的下水道井蓋周圍土壤和沙子堆積造成的。
城內洞已確認洩漏來自供水管路的空氣閥連接處。以月份來看,5月份集中發生了44起,佔總數的一半以上。其餘分別為1月份3起、3月份4起、4月份1起。
1月共發生12個塌陷坑,6月共發生10個。 2月沒有塌陷坑。最常見的原因是污水管損壞(18個),其次是沙井損壞(11個),雨水收集系統損壞(9個)以及供水管洩漏。
根據首爾市政府介紹,全市10,866公里的下水管道中,有6,029公里(55.5%)屬於使用年限超過30年的老舊管道,併計劃繼續改善下水管道建設。
管道破裂導致道路塌陷的風險可能還會持續。該市計劃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到2030年,每年修復200公里老化的下水管道。
延世大學土木工程教授趙元哲表示:“前兆現象包括地面下沉約4至5米,電線桿和樹木傾斜,以及積水。”
他說:“開車時,人們應該特別小心顛簸或不平的路段。”
2025/07/13 21:28 KST
Copyrights(C) Edaily wowkorea.jp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