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這一天將決定是否延長已運轉40年的老化核電廠古里2號機組的使用壽命。
此前,國會科學技術資訊廣播通訊委員會於16日對核安委員會和韓國水電原子能公司(KHNP)進行了國家審計,並於同一天,
相關討論也可能在20日勞動關係委員會能源領域工作報告和產業通商資源中小企業委員會對韓旭核電進行國會審計時進行。
不管結果如何,古里2號機組能否延長壽命將成為李在明政府核子政策走向的試金石。
韓國九座老化核電廠(全羅南道靈光市的韓光1號和2號機組、釜山市的古里3號和4號機組、慶尚北道蔚珍市的韓努爾1號和2號機組以及慶尚北道慶州市的月城2號和3號機組)預計將關閉。
預計這也將影響核電廠(1號機組和4號機組)的壽命延長。最大的問題是「安全」。李在明總統在上任100天後的上個月1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針對超過營運期限的核電廠表示:
如果能確保安全,我們將延長運行。 」15日,氣候能源環境部長官金星煥視察了釜山機張郡古里2號機組,並公佈了韓化核電廠的現況。
核安管理系統受到了檢查。問題在於如何確定「安全」是否得到了保障。環保組織指出,李在明政府時期的舊體系
韓國政府批評延長2號反應爐壽命是一場“核子賭博”,危及釜山、蔚山和慶尚南道地區380萬居民的生命。核電業界也批評這是「帶有意識形態偏見的反核政策」。
他們呼籲立即延長核電廠的使用壽命。那麼,直接受此延長影響的釜山市民又是怎麼想的呢?他們認為核電廠安全嗎?已經運作了40年的古里2號機組,
他們認為核電廠的壽命應該延長嗎?在安全性、經濟性和公眾接受度方面,他們給核電廠打了及格分嗎?在新政府核電政策面臨考驗之際,「安全與生存」、「核電廠的擴建與廢棄」以及「核電廠的衰退」等問題成為關鍵議題。
在核電廠問題上,公眾輿論的分歧凸顯。釜山機張郡吉川村。該村位於古里核電廠正前方。從月內站1號出口步行即可到達吉川村。
「強烈要求建造安全性更高、最新型的小型模組化核電廠(SMR)!」「機張郡民的未來能源,讓我們攜手共進,爭取建造新的小型模組化核電廠。」「新的核電廠
「引進小型反應爐=年輕人就業+振興地方經濟!」之類的橫幅,在村子裡隨處可見。除了延長核電廠的壽命外,還有人呼籲新建核電廠。
根據居民介紹,目前,吉川村及韓國水電核電廠和古里核電廠週邊5公里範圍內的居民正在討論延長古里2號機組使用壽命等核電廠相關問題。
主要討論議題包括延長古里2~4號機組的壽命、在新古里7、8號機組廠址上安裝小型反應器(SMR)、在廠址上建設新的乾式儲存設施(臨時)、建設新核電站等。
吉川村村長李賢七(53歲)表示,「居民的意願是既支持延長壽命,又支持SMR。
“無論是儲存設施還是新核電站,我們都希望盡快推進,”他說道,“越早延長使用壽命,對政府、韓國水力核電站和居民就越有利,因為這將增加可用的支持資金。”
他說:「如果像古里2號反應爐那樣關閉核電廠,實際上會造成重大損失。」核電廠週邊地區的補貼與發電量掛鉤。
因此,如果核電廠的運轉率下降,補貼也會減少。根據韓國水電公司介紹,核電廠週邊5公里範圍內的地區將獲得「電力產業基礎設施基金(氣候能源環境部)」的「基本補貼」。
此外,還有由水電核電公司承擔的“事業支援基金”,以及以水電核電公司繳納的地方稅為基礎的“地區資源設施稅”。
截至2020年,全國已向核電廠週邊地區提供總計2,503億韓元的援助,每年提供的支持資金超過2,500億韓元。
尤其是居民對補貼減少、核電產業不景氣等問題較為敏感,而釜山也因人口向首都圈集中而面臨人口減少的局面。
當地經濟正陷入低迷。光是故鄉核電廠就有28家合作公司,約有3000人直接參與核電廠的運作。吉川村的一位居民表示:“核電站附近的小學和住宅都關閉了。”
「甚至連企業和自營商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核電廠消失,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說。那麼,安全問題就不存在了嗎?在上個月25日舉行的核安委員會第22次會議上,
他們討論了古里2號機組能否抵禦地震、海嘯、暴雨、強風等天災以及飛機碰撞。金市長表示:“古里核電廠從未發生過重大事故,因此現在關閉後實際上更加安全。”
「我很擔心,」他說。 「過去50年來,故鄉核電廠每天都在我眼前。我在這裡把兒女養育得健康,也一直生活在這裡,不用擔心輻射。”
機張地區很乾淨,沒有人員傷亡。我更擔心的是,它現在處於停運狀態。有傳言說發生了飛機墜毀事件,但如果戰爭爆發,整個國家都會…
「很危險。認為只有核電廠才危險的想法很奇怪。」事實上,當我們採訪居住在機張郡核電廠5公里半徑範圍以外的居民時,發現對核電廠安全性表示擔憂的聲音相對較多。
金英浩(49歲)在機張郡經營跆拳道道場已有20年,他表示,「現在他們看起來可能沒事,但輻射的影響對包括孩子在內的每個人來說都是嚴重的。
「我們可能在未來幾代人身上看到這種現象,」他說道,並補充道,「作為世界上核電站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延長這座已經運行了40多年的老舊核電站的使用壽命實在是太危險了。
他強調,「為了打破核電安全的迷思,直面現實,必須從根本上重新審視現行的聽證會方式本身」。
常年活躍在釜山的釜山能源正義行動行動者鄭秀熙表示,「由於土地被強行徵用,村民多次被迫離開家園。
「我們甚至聽到有人說,『我們示威是為了拿到賠償金’,『為了國家利益,我們必須忍耐』。」他還說,「核電廠加深了居民之間的矛盾,當地民眾的感情幾十年來第一次出現撕裂。
他說:“即使延長了多年來一直在崩潰的系統的使用壽命,還要人們忍受這種痛苦,這太殘忍了。”
在吉川村居住了20多年的樸甲淵(61歲)表示,要解決錯綜複雜的問題,政府應該採取行動,提高居民對核電的接受度。
他強調,有必要徹底調查這種情況的嚴重程度。在氣候變遷時代,人們對自然災害的擔憂日益加深,應對複合災害的準備也日益重要;在人工智慧時代,穩定的電力供應也至關重要。
為了在當今時代穩步推進國家能源政策,國家首先必須承擔起制定評估公眾接受度的政策的責任。
2025/10/16 10:55 KST
Copyrights(C) Edaily wowkorea.jp 88